刷牙後續紀錄
一個早上只訪了這一位個案,停車費被開了50元,差不多2.5小時(超過)。如果從一接手新案就盡力的與照顧者對個案一些細節與注意事項培養默契與共識,後續訪視就會比較順利,時間也會相對縮短,這是我的居家護理策略,每位個案的「第一次」都佔去很長一段當日的工作時數。
誰會遇到我?我也不知道…
我會遇到誰?我也不知道…
緣分啦!住在我的地段,通通都算我的😁
依據出院病摘紀錄,個案GCS:E4V1M2,四肢肌力都評1分,感覺像是不會動的中風失智症患者,有胃管尿管,那樣。訪視回來寫護理紀錄,GCS:E4V4M5,一點也不誇張。
個案睜大眼看著我,我說張嘴看牙齒,個案可以張大嘴巴,照相清楚看見嘴內狀況,雖然在潔牙過程緊咬著牙刷,過程很抗拒,我也認為那是生病太久沒有好好維持刷牙習慣而產生的反射動作,沒有訣竅,只需要耐心,好好安撫,給安全感與保證。雖然站到腰酸,看到清出來的殘漬痰塊黏膜,與相較之下前後口腔狀況的反差,自己覺得很高興。
我以為個案不會講話,在我完成整個訪視過程、換好管路、讀完健保卡、簡單與案妻寒暄、與照顧者叮嚀衛教後,離去前再向個案道別,我清楚聽到阿伯用細小微弱的聲音告訴我:謝謝。他的右手有力的握住了我的右手,我感受得到他的心意。那一刻有感動。
過程當中紀錄的照片傳給阿伯正在上班的兒子,希望他幫忙補齊要添購或更換的用品,如:牙刷,也希望他了解現場訪視狀況,讓他安心。
我說:爸爸今天跟我說謝謝。
他說:對啊,我也覺得爸爸會講話,只是沒那麼清楚。要買要換的東西下班會去準備,謝謝妳。
這樣的回饋就夠了!
你懂護理師想做甚麼,要做甚麼,期待個案明天比今天更好,一切辛苦值得❤️。